跳至主要内容

第一章 戲班子

杏花村的桃花客棧裡,一片喜氣洋洋。人們穿紅戴綠,黃絲藍裙混入歡欣鼓舞的人群,像花蝶絢爛飛舞。

遠處可見一座靜美的寺院,名永樂寺,走近一看便會發現,那寺院莊嚴宏偉,位在一棵大槐樹下。

永樂寺的聖龕供奉著形象百變的釋迦牟尼,使他的名字永獲福報。

眾僧正愉快地拈寶香獻佛,使德澤恆久不絕;剛剃度的僧侶奉上菜碗與入口即化的香糕給來觀賞、參拜、冥想的來客。

大門邊,幾名僧侶搖著鈴,敲巨大的銅鑼或大鼓迎接訪客。

有些訪客走進廟旁樹下的墓地,燒紙錢給先人,或虔敬地獻上供品,跪著叩頭。

幾座精美的墓四周種著大松樹,圍有石牆,石牆中鑿有墓道通往墓室,墓室內可見碑亭與神道。

四處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祭祖器具、蠟燭與香爐——皆是純白的雪花石膏製成。

門碑記載著先人德行,縱橫交錯的樹枝下,擺有祭拜故人的各式菜碗。男子先上前對故人上香致意,其後是女子,樂師演奏著聖樂。

儀式結束、唸過祭文後,再燒更多紙錢與紙寶箱。此時幾名戲伶在旁邊的帆布棚下演戲給夫人小姐們觀賞,其他藝人則在另一處邊彈邊唱,娛樂老爺公子們。

幾位姑娘盪著鞦韆自娛,一旁還有其他娛樂。

一位面容尊貴的僧人坐在樹下,咚咚敲著木魚,大聲誦念經文。男男女女跪在他四周,祈求天地與三聖君賜福保佑;眾人的心願一定上達了天聽,因為上天連孤單的犬嗥也不吝回應。

寺裡有幾名新來的僧侶和來自雪山那頭的遊僧,其中一人躺在冥思椅上,其他人則誦唸經文;眾僧都聽命於大殿住持

大殿地上鋪有繡著獅虎戲球圖樣的精緻地毯。殿中央立著一張堂皇大桌,桌面刻有各類昆蟲,四周擺放著多張飾有蛇頭與游魚圖案的沉重杉木椅。

覆蓮狀的高足杯裡,盛著給香客的雪白酒水,人人傳遞著臘鴨、海魚、水果、香糕等各色碟子。德高望重的住持正與來祭拜祖墳的官人應柏青相談甚歡,他告訴那位官人,自白馬從印度帶來釋迦牟尼聖訓等經書後,那聖訓的光輝就傳布寺內,隨之傳遍天下,使三千世界變得聖潔。

寺裡若干地面鋪有金磚,樓梯是白玉精雕細砌而成,使這座聖院成為一座煥發光采的黃金屋。

永樂寺每日皆賜福於善男信女,信徒們也慷慨供奉金銀、食物、絲絹,其姓名則記入功德簿。

那位官人也喚來隨從,要他將一千兩及一籃玉石遞給住持。

住持謝過官人,並說聖典告訴眾人,單是善意便已是最高恩惠;慷慨布施自己的物質財產又更是善中之。善莫大焉!

應柏青接著對住持說,他想索討一些符在家裡驅妖除魔,因為一名夫人久病不癒,似乎沒有一個大夫的藥方管用。

住持回說,他會派一名擁五雷之力的法師去看看,無論妖魔有多難纏,他都能幫他驅逐乾淨。人人皆知他精於符術,法力高強,任何病邪遇上他無不退散。

杏花村裡的桃花客棧,來客絡繹不絕,一班歌伎、樂師、舞姬正竭力以精湛的樂舞,將客棧化為永福之鄉。

客棧四周停滿了轎子,載著貴客來來去去,迎送一身綾羅綢緞的貴夫人或將軍們。

那天是清明節,客人們啜著金杯裡的荷花釀,坐在舞臺前的瓷凳上聆賞歌舞。人手一碗冰鎮過的李子與甜瓜、一杯玫瑰茶,空中瀰漫著菊花酒的濃烈香氣。

應柏青辭別住持後,緩緩步向客棧,一進門就發現有幾名客人是他的友人。

其中有名將軍之子賴葆、褚喜年大夫、知縣舒同、富賈李賀盧,他們身邊還有幾位年輕貌美的姑娘相伴,其中又以銀蓮姿色最佳,連皇帝本人也喜愛她,她和妹妹豔玫坐在一起,席間還有天籟、月華、紫藤、悅心、木槿等友人,個個明眸皓齒,但銀蓮豔冠群芳。

銀蓮的臉如花朵,熠熠閃著茉莉的光輝,渾身散發著香料、甘松、沒藥的甜美香氣,玉指下流淌著音樂,一回眸便能讓人沉醉在她的深邃美目中。她絕美如月色,高雅如百合。她的美麗如此絕倫,即便是一個盲人,也會在感受到她神聖振動的氣場時陷入狂喜。她的膚色如白茶花,玫瑰色雲朵在雙頰輕落仙塵,印下永久的天福。她嬌媚迷人的雙眸燃燒著靈魂的光芒,彷彿從中望出,閃著青春健美的火花。她挪步時端莊自若,如一隻漂浮水面的天鵝,豔如玫瑰,纖如青竹,體態柔美一如幼鹿。她吐氣如蘭,珊瑚色的雙唇一開,便是一連串悅耳動聽的旋律。

銀蓮就是如此秀麗動人,其他女子在她身邊莫不相形失色。

她和友人開心地形成一個小圈子,快樂的笑聲傳入空中。

他們彼此之間的情意真摯而強烈,因為她們都是李文和這位偉大聖哲的弟子,時常現身在他洋溢喜樂的屋子裡,在那裡恭敬並愉悅地聆聽聖哲的崇高教誨,沐浴在他的智慧陽光下。但如今,眾人的全副注意力都放在盡情表演的歌舞者與樂師身上。

兩名衣著華美的歌伎上前來,向顯赫的貴客們磕了四個頭,然後以手中的琴伴奏,唱出以下曲子。

三聖君頌

我大步沿著無聲大路走

低頭頂著刺骨

三片枯葉隨風揚起

迎面飛來,又颯颯飄遠。

* * *

我遊蕩於夜中

走入微光田野的露珠間;

撒下銀光,

三隻毛蛾拍動著

粉翅,歡快地旋舞。

* * *

我夢見銀蓮,甜美

一如身下的草地香

炎夏的金色陽光

引出那郁郁芳菲。

三隻麗蝶嬉遊

迎著南風的呢喃,如此歡欣

在我頭上飛舞

沐浴著芬芳氣息,匆匆飛離。

噢,銀花之女:

三聖君,三乘以三,

時空的子宮躍出

放我們自由,

並指出黃金之路

* * *

方唱罷,銀蓮便說:「你們太客氣了,小女子我要如何感謝你們?」

但褚大夫揚聲要人拿紙筆來,隨從拿來硯臺,他磨了濃墨,以漂亮遒勁的書法寫下那首詩歌,在他老練的筆下,字字句句皆如龍蟠,飛騰於花紋紙上。

官人應柏青下令將寫好的詩掛在牆上,以資紀念。銀蓮詢問歌舞女子如何稱呼,她們回說自己是金寶與花仙。她告訴她們,會稟告皇上她們的表現。

桃花酥端了上來,銀蓮拿繡花手帕遞給女子們,並給每人五兩銀子、兩箱瓜子。

一群婀娜多姿的舞姬緊接著登場,踩著一連串賞心悅目的繁複舞步,依神聖節慶的習俗,象徵性地表現出四季;她們也舞,獻給大自然與神靈之力。

接著,一個伶人扮成數百萬年前的第一個人類盤古,其後跟著天帝、地皇、人君,皆穿著錦繡禮袍。

然後是各種神明的扮演,所有先前登場的伶人團團圍著火的製造者祝融,即向星辰借火種給人類的火神。明瞭這故事有何含意的人,確實有一些智慧。

這時,美味的雞腦湯端上來了,然後是玫瑰餅與豆酒,再來是珍貴的金茶葉泡成的茶,其葉小如鸝鳥舌,以純淨的清水泡成茶湯。

接著是一齣模仿劇,描寫殷商始祖簡狄在前往祭祀女媧娘娘的途中,見燕子從天上飛來。她與妹妹相偕在玄丘的池中沐浴時,那燕子竟從口中吐出五色蛋,落在池邊。五彩表示人類五感的完美——若人類努力讓自己配得上這份神聖遺產的話。兩人為爭蛋激烈搶奪,但簡狄成功奪下蛋並吞肚,於是懷孕。

最後,一名年輕人彈琵琶唱了幾首曲子,美妙的歌聲與旋律,讓觀眾聽得出神。

知縣舒同問富賈李賀盧,他上次見到李文和大師是什麼時候。

「兩天前我進城到他家裡拜訪過,」李賀盧回答,「他身邊圍著一大群新弟子,都是不遠千里而來,他的智慧如福水般緣源源不絕地流出來。」

月華與悅心說,為了準備清明祭祖,她們已經好些天沒見著大師了;天籟與木槿也因家務耽擱而無法拜見大師。賴葆則說,早上他才剛見過大師,聖哲詢問了眾人近況。

「大師近來如何?」褚喜年問。

「很好,」賴葆答道,「興致高昂得很。」

「有什麼好事嗎?」紫藤問。

「一個來自遠地的新弟子讓他很歡喜,那弟子風塵僕僕來到這裡,提出了一連串複雜的問題;但因為他先前沒機會長久浸淫在大師的教誨中,所以聖哲謎樣的回答讓他如墜五里霧中。」

「他想知道什麼?」豔玫問。

「這新弟子的第一個問題是關乎他自己的死敵,那個人千方百計中傷他,誹謗他的名聲,用各種汙名無所不用其極地侮辱他。」

「大師怎麼說?」紫藤問。

「他答道:『保持沉默,那人愛怎麼叫你,就由他去吧。你反而能從中看清他,因為你在他眼中的樣子,在在反映出他自身希望掩人耳目的那一部分。他無法看到真正的你,因此如果你保持沉默,他將無法了解你。』」

眾人含笑,應柏青問:「那新人對這番回答又怎麼想?」

「他目瞪口呆地看著大師,」賴葆回答,「有如打呵欠到一半被石化的青蛙。」

「但是,」銀蓮說,「大師的回答確實簡單明瞭;那是家喻戶曉的俗諺,直截了當。」

「一個思維扭曲的人,會跟不上或聽不懂正道或直接的答案,」舒同回答,「這種人永遠都會把別人的話聽成別的意思。由於他們的本性扭曲,因而總會扭曲聽到或讀到的東西,好套進自己偏頗的邏輯。所以他們永遠也無法理解真正的事實是什麼。」

「大師又說,」賴葆接著說,「『你的祈禱應該總是祝願智慧之主們引導你的敵人走向偉大光明……』(『並墮入火焰,永不得翻身。』那名新弟子對自己叨念道)」

大家聽了都笑開來。舒同說:「慢得捉不住狐狸的人,只能聞到狐臭。」

眾人聽了再度大笑,銀蓮說:「有一次大師就說,我們從蠢材的敗筆中學到的,比智者的典範還多。」

「但我們也要記得,」褚喜年大夫說,「蠻族稱為孔子的孔夫子曾說:『舉一隅,不以三隅反,則不復也。』」

「李文和大師有耐心多了,」天籟回道,「基於善良的心地,他常常以多種方式重復一個真理,也許最後弟子就聽得進去了。」

「是啊,」知縣舒同說,「他在自己的格言中說得很明白:『贅言無信。聖人為了讓蠢材多少聽進去一些費唇舌,是唯一可原諒的情況。』」

「這麼說來,任何能從頭到尾讀完《爾雅》的人,確實有機會變得很有智慧囉,」賴葆笑回,「因為他不僅『近正』,自己都成了雅言的標準了。」*

*「爾雅」意指「近正」。

「讀了多少字進去不重要,」李賀盧說,「重要的是能否融會貫通。」

「只有如我們的大師或老子這樣的聖哲,才懂得如何融會貫通,帶給我們啟蒙與智慧。」紫藤說。

樂師又開始演奏,這次是以琴瑟、笛和雙笛為歌伎伴奏,歌伎也同時撥弦並拍擊紅象牙響板。接著舞姬入場,二十名舞姬依序跳了觀音舞、邪鬼舞、彩裙舞。

客人們心醉神馳,讚不絕口,贈予表演者各種珠玉髮飾、銀兩、帕巾、項鍊等。表演者說自己擔當不起,不應收這些重禮。客人則回說不過是小禮,他們大可轉手送給客棧跑堂。雙方多次鞠躬行禮後,客人離開客棧,到外頭欣賞弓弩、鐘鑼、喇叭、吹箭、棍棒等表演,還有矛棍比武,比武者花招百出,令人目不暇給。

另外還有馬術表演、造形千奇百怪的風箏表演、羽球表演和諸多戲法。

從販夫走卒到高官顯貴,各行各業皆躬逢其盛。

士農工商無不在場。也有一些顯赫的世襲貴族, 他們受到了遠祖光環的庇蔭,但本身沒有任何特權。多位官員也來了,他們的地位較得多,因為中國官僚的地位可比西方貴族。有些人有資格穿黃袍,有一人甚至繫了黃腰帶,現代的滿清後人也會如此穿戴;還有一人則繫紅腰帶,說明了他是皇室的旁系親屬。

老友們在闊別多時後重逢,相互打躬作揖並祝安。有些老爺夫人們抽著菸,裊裊芬芳混入了其他夫人的香衣飄出的怡人氣味中。夫人們的衣著色彩勻和,密密刺繡著玄妙圖樣。女人們戴著金蝴蝶、人造花、珠寶等精緻頭飾,並以珠網網住秀髮,姣好的臉蛋塗著胭脂,眉毛細細畫成秀氣的彎月。上等人家的男男女女戴著一串串閃耀珠鍊。那幅幸福美好的燦爛景象不摻任何雜質,不受西方蠻族的詭奇發明摧殘,而今日蠻族竟敢聲稱自己是「文明」人,真是厚顏斗膽!因為就在這群男女老少歡喜過節的時候,白人蠻族們還在茹毛飲血,生活在密林或岩洞中的無知雲霧裡;他們獵殺無助的小動物,也在狼熊追逐下奔命。

上述場景出現在中國內陸的江蘇省,杏花村就位在涇河邊距離平涼府不遠處。

每逢大型節慶,例如新年、元宵節、天燈節、端午節等,村裡或鄰近的京城就會有慶祝活動。時值中國第一位用「皇帝」稱號的秦始皇統治的時代,他定都咸陽,建有宏偉的咸陽宮;為了讓無知的白人蠻族清楚掌握時間,那是在西元前二二○年。

秦始皇的宮殿深受人民讚嘆與欣賞,他也是廢除封建制度、為百姓帶來更多個人自由的第一位皇帝。他在帝國各處廣築道路,興建大運河,建造了許多美觀的官樓堂殿。他也是驍勇的戰士,長城就是由他起建。上層階級對他的諸多革新感到不滿,但又無力抵抗他強大的意志;不過,文人與讀書人卻大多欣賞他的治國本領。有文人喜歡秦始皇,是因為他曾下令焚毀所有過去的史書,因而造成四百六十名儒生因不從而喪命。其中許多人將史書與其他書籍藏進牆板中間,或以各種巧妙的手法藏起來。然而,秦始皇打定主意要讓中國歷史從他在位時期起算,而他也確實以多項偉大功績證明了他的不凡。

他在位時的創舉之一,是發明了書畫用的毛筆。繪畫在當時是作於絲、木簡與絲棉紙上,今人所知的紙要到西元一○五年才由蔡倫發明。秦始皇時期,釋迦牟尼聖訓剛傳入中國,在一些寺廟中傳誦或奉行,而其中一座廟就位在杏花村附近。但秦國並未奉之為國教,直到漢明帝時期(西元五八年至七六年),一回他夢見金人,而那金人就是釋迦牟尼本尊。孔夫子與老子的教誨拙著實流傳甚廣,但在兩人的時代以前,中國百姓多信仰天帝,不是人類的創造者,而是永遠不忘賞善罰惡的偉大存在不要求人敬愛或尊崇,但如果人希望獲得天帝垂愛,可以祭拜供品並祈求上天恩賜。沒有魔鬼來引誘人類,他們也不相信一生正直的人死後便能入與神融為一體。這位天帝又名「天」,在口語中與天空同義,後來又稱為「上帝」,也與「天」同義。但「上帝」被視為人格化的神,而「天」則是抽象的存在。「上帝」會走路,會說話,會享用美味的供品,會聆賞獻給的音樂舞蹈,甚至會在戰事中選邊站。「天」則不沾塵世,置身在凡人無法參透的威儀中。但其實兩者正好代表著兩大不同原則。

後世又加入了對日月星座的崇拜,也崇拜五大行星。他們也敬拜較大的星辰,如壽星,他們認為壽星星君就居住在壽星上。

大地本身也以土地公、河神、山神等樣貌獲得人們敬拜,風、雨、熱、冷、雷、電等各有其神明特徵。舉凡門石、院子等家屋各處,無不被認為有守護靈寓居在內,施加著善惡之力。

老百姓的信仰大抵如此,但還有通曉偉大真理的聖哲們,如孔夫子與老子等,李文和大師也在這群聖哲之列。他和身邊的人行事較隱密,在他自己的弟子和部分友人之外,外界對他本人或他的智慧所知不多,甚至一無所知。

事實上,即使是如孔夫子和老子等著名的偉大師尊,對彼此的認識也不深。老子雖然和孔夫子交談過幾次,但他並未把孔夫子當一回事。另一方面,身為務實的哲人,孔夫子則對老子的玄祕思想印象深刻。這是可以理解的,因為相較於觸及更高層面的真實與神祕智慧、從其啟發中產生的信息,務實或世俗智慧不過是愚昧。

這並不表示我們要貶低孔夫子真正的偉大之處。他的許多思想與話語是真正受到啟發的,他對人的言行舉止提出的規範,顯現了真正的世俗智慧:「人之行,莫大於孝」等教誨,沒有什麼好被非議的。他說得很對,所有美德都源自禮。他也說:「君子固窮,小人窮斯濫矣。」

還有「泰山其頹乎?梁木其壞乎?哲人其萎乎?」

(但李文和大師說,最後一句提到的哲人,他真正靈魂或精神會勝過物質身體,並永恆存在。)

孔夫子也說,人們問他何不寫下自己的教誨時,他答說沒這個必要,因為他「述而不作」。

在這同時,他也從不宣稱自己收到了上天的啟示,這證明他智力過人。最後這句其實有雙義,而哲人看得出其中的隱義。

孔夫子最好的名言之一是:「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諸人。」

他進一步說:「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。」(李文和大師補充說,這是因為人內心蘊含著諸神的智慧——只是要懂得如何去接觸那種智慧)。

孔夫子還說:「未知生,焉知死?」

從這句話可看出他遜於偉大神秘主義者的地方:因為後者既知生,知死,知曉兩者的本貌。

因為這點,李文和說:「真正的聖哲永遠是快樂的,因為他明白萬物運行的法則,且在四處看見天道。」他接著說:「不要看重身外之物——那不過是幻影。不要看重世俗的教導——那不過是空泛的愚行。不要看重階級或財富——那不過是頭腦空空者的食糧。但請務必傾聽內在靈魂中響起的智慧之聲。只有才可貴。」

應柏青與友人們緩緩朝寺廟走去,見到住持後,住持告訴他,自己在祭壇為應柏青一家誦念了多篇經文。他接著說,如今已過了三晨九轉,他已做好敬拜玉帝的必要準備,祈求玉帝賜福,帶來恆久的繁榮、健康與活力。他也進行了天地二十四拜禮,十二拜榮耀眾神,另外十二拜給應柏青的先人。

一陣轟隆隆的鼓聲響起,住持請應柏青等人隨他來到祭壇前。

他身穿深紅色祭服,上面繡著表示位階的五彩標記,並繫一條鑲黃金珠玉的犀牛角腰帶。

他們來到祭壇前,一名紫袍誦經人開始大聲誦念祭文,祈求上天賜予應柏青一家福氣與平安,尤其是那名微恙的夫人。然後,住持代表應柏青誦念禱文,提到他對天如何虔誠,對過往福分心懷感恩,還有他想供奉的各式供品,以此祈求五福臨門,天賜恩德。最後他說:「弟子敬獻一百八十禮,祈求萬能的道能助我的祖先們引上生命之道。請慈悲的接納弟子祈願,賜福於全家。我祈求三界輝煌,並迎接萬天之主車輛降臨。願祂賜予弟子全家安祥平和,長長久久,四季和諧豐收。弟子以之名,行榮耀之路。」

在早期,釋迦牟尼聖訓與老子思想就是如此融於一爐。

諸多祈願、符咒、狀紙遞了上來,應柏青在紙上署名並上香。隆隆鼓聲再度響起,發出千獅怒吼般的巨響,聖樂奏起時,住持換了另一身繡有五彩的深紅色祭服,並穿上紅鞋。接著他手持象牙法杖,站在祭壇前恭迎神明降駕,此時兩側響起鈴聲。

不久,一張大桌擺滿了上好酒食。有人將一張驅邪用的黃絲紅字符咒遞給應柏青,符上寫著「天帝云」,以及「長壽、健康、活力」。然後住持與來客們坐下享用山珍海味。住持對應柏青說:「這是第一段準備,明天那法師會依約去造訪府上,驅惡逐魔。」

應柏青謝過住持後,眾人離開寺院,這時應柏青說:「這位住持是為非常博學和聖潔的人。他在印度研習佛陀的法則與聖訓多年,後來渡過流沙河黃道海返此。這裡如他一般的僧人不多,但釋迦牟尼聖訓一定會隨著時間開枝散葉,新宗教將在天子的帝國找到沃土。」

「我們的大師李文和也這麼說,」豔玫說,「大師的許多話語都是來自佛陀典籍與教義,不過他的弟子說,我們的大聖哲也透過佛陀的話展現自己的智慧之光。」

「但我們不應忘記自己的同路人老子,」月華說,「他對『道』的種種教誨,就和其他教誨一樣崇高。」

「不過,」李賀盧插嘴,「我一直很欣賞李文和能以睿智巧妙的方式,引導學生走向,獲得適當的理解;他實在很人性化,打個比方,他就不像孔夫子那麼嚴厲。」

「他對無知之人較有耐心,」賴葆觀察道,「孔夫子說過,『不學詩,無以言。』又說,『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『思無邪』。』李文和只提過後面這句,而我們都知道,他認為前一句表現出的不寬容,不符合一位真正神祕主義者的氣度,不過他從未親口說出來就是了。」

「這倒是,」褚喜年大夫說,「他也推薦我們讀《書經》、《易經》,還有《禮記》,都是儒家經典。可惜皇帝下令焚毀了《樂經》,恐怕古老的樂風不久就會失傳了。」

「我們實在都應好好研讀《竹書紀年》的歷史記載,並懷著對我們祖先成就的敬意。」知縣舒同說。

「小女子以為,既然還有幾個鐘頭才入夜,不如我們趁此機會去拜訪一下大師如何?」天籟說。

眾人附和,整個隊伍走去了他們停轎處,轎子由侍從和護衛的士兵看管著。他們上了轎,持棍的兵差跑到隊伍前大喊,要旁人讓出一條路,隨從則走在轎子兩側。

轎子後方跟著一群隨從與騎馬兵差,一行人浩浩蕩蕩,像七彩繽紛的花舞盛宴。

有些百姓認出了知縣、銀蓮等人的旗幟,便安安靜靜地跪在路邊。他們就這樣一路駛往城裡李文和的住處。